中央空調多久需要定期保養?

中央空調屬於長時間運轉、涵蓋面積廣的空調系統,其效能與壽命高度依賴於定期保養。根據實務經驗與專業建議,中央空調建議每3至6個月進行一次全面檢測與清潔,藉此確保系統持續保持最佳效能,並有效降低能源消耗。
【常見保養項目】
- 冷凝器清洗:冷凝器若積滿灰塵與油污,會降低散熱效率,導致壓縮機過度運轉,電費與故障率同步提升。
- 風管與濾網清潔:濾網與風管若長期未清理,容易堆積灰塵、黴菌,造成送風異味及室內空氣品質下降。
- 冷媒檢測:冷媒不足會造成制冷效率下降,甚至導致壓縮機損壞。
- 電氣與控制系統檢查:確保感測器、控制面板與安全保護裝置正常,避免異常運轉。
【不保養的風險】
若長期忽視保養,中央空調可能出現:
- 出風口滴水與冷凝水外溢
- 室內溫度難以下降,影響舒適度
- 送風帶有異味,危及空氣品質
- 電費大幅增加,甚至引發機組故障
【經濟效益比較】
定期保養費用相對低廉,能有效延長設備壽命並避免高額維修支出。例如,濾網清潔僅需數百至數千元,而壓縮機更換則可能高達數萬元。由此可見,「預防性保養」遠比「事後維修」更為划算。
【專業制度建議】
建議導入空調巡檢制度,由廠務或管理人員定期記錄運轉數據(如風量、壓力、溫度差),並建立保養履歷。此舉可協助提前預測故障徵兆,並提升整體系統可靠度。對於中大型廠辦而言,專業的巡檢與保養,不僅能保障員工舒適環境,更是降低營運成本的重要關鍵。